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构筑资源配置合理的产业格局

发布时间:2007-09-26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3月28日3版
 
车还没开进四台子村,就能听到从远处那片温室大棚里传出的阵阵说笑声。田野里的雪虽然还没有融化,但四台子村的农民已经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了。阳春三月,丹东农村最先复苏的是承载全市订单农业的115万亩土地。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农民伴随春天的脚步,又开始了新一年的产业化生产。
山乡巨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丹东各县(市)以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相互牵动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经济产业化大调整进行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这场还在深入进行的大调整,显示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体化”带动资源配置合理化
 
因为拥有丰富的海洋、河流、山林、旅游、矿产等自然资源,丹东便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市。建设县域经济的一个突出标志是用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使生产形成产业化。这其中,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丹东全市而言,做到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才是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必要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丹东各县(市)从2005年开始,都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整合,突出产业特色,突出资源优势,量体裁衣,注重产业与资源的结合,用“一体化”式的发展来促进各产业项目之间的互相拉动,互相作用。
  东港市坐落在黄海岸边。港口是它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大优势。于是,东港市利用12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打造黄海经济隆起带。两年的努力,这一发展构想已见成效。以东港、前阳经济开发区为临港工业先导区,10个乡镇特色专业区为辐射区的“一带三区”工业经济框架初步形成;依托港口构筑的沿海经济带、临港经济带、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经济带呈梯字形展开。以冶金机械、食品加工等六个重点产业组成的机械加工、现代物流、特色农业和电力能源四大基地支撑起东港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沈丹高速公路凤城段有近50公里长。凤城市丰富的矿产、农业、旅游资源几乎都集中在这段公路的两侧。凤城市把高速公路当作全市经济发展的轴心,沿两侧向山区纵深,建设起以黄金、硼化工、煤炭等产业为主的7个工业园区,以红松、棚菜、烟草、水果、板栗等为主的10个特色农业产业带。
大山深处的宽甸满族自治县更是集中精力在“大山”上做足经济发展的文章。他们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江河资源、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种养、林木、食用菌、林蛙、畜牧5大农业产业,以及加工业、采选业、旅游业。在两年的时间里,全县建设山野菜山上保护基地6.2万亩,五味子、林下参等中草药材留存面积7.2万亩,商品菜生产基地5.3万亩,烟草种植面积3.4万亩,逐步向辽宁东部山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迈进。
 
“政府行为”促进资源利用集约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千家万户农民齐上阵。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是明显的,产业规模难以形成,抵御风险能力薄弱,资源利用率低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这里所说的“政府行为”,其实就是政府规划,政府引导,政府服务。
  在这方面,丹东市委、市政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典型引路、特色发展上。丹东的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优势很明显,但是,怎么把资源和产业优势持久、延续地发挥好,使农业经济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轨迹,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从2004年起,丹东市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扶持,以农民参与为基础,投入巨资在东港、凤城等地建设起5个高标准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些由政府一手建设起来的示范园区,就是要引导广大农民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资源、产业资源集中起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陶李板栗示范园区就是一个典型。陶李是凤城市和宽甸满族自治县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现在已经种植了近2万亩的板栗。陶李板栗示范园区发展起来之后,丹东市又有组织、有计划地把陶李板栗的新品种、种植经验、嫁接技术,迅速向四周乡镇扩散。现在,以陶李板栗示范园区为中心,辐射四五个乡镇,占地70多万亩的十多个板栗产业基地形成了。
根据各地区资源、产业分布情况,丹东市又先后建起板栗、水产、水果、烟草、矿产等产业项目,50多个特色产业基地。对这些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丹东市的领导者们是这样看的,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就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把农业经济的发展规范在项目产业化、资源循环化、效益最大化的框架内,对资源以集约带动开发,以保护带动利用,以扩散带动发展。
  以建设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这是丹东发展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而这其中唱主角的就是各级政府。当政府的行为和百姓的愿望相吻合的时候,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自然就蕴含在了其中。
 
由“弱”变“强”形成资源效益最大化
 
在丹东农村采访,当地领导谈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都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综合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着眼农民的增收和农民的长远利益。农民不增收,农民的长远利益得不到保证,就说明你的发展战略是不成功的。
  在丹东农村,很多基层干部都反映,当前农民并不缺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也不缺少技术,更不缺少项目,缺少的是资金。现在,农民们都知道建大棚、栽果树是长久的致富之路,但建一个标准的大棚至少需要投入3万元钱。这么大的投入,单靠农民一家一户是没有力量完成的。
  面对庞大而变幻莫测的市场,处于“弱者”位置的农民要成为“强者”,首先需要政府通过市场的手段激活农民发展产业化生产的“造血功能”。在这方面,丹东市有着成功的经验。以凤城市为例———
  凤城市主要通过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的问题。信用贷款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凭个人信誉就可以直接从信用社取得小额信用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主要分两种,3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10万元以下的联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
  按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从事的产业项目,凤城市金融部门将全市农民划分为4个等级,对A级以上的农户发放贷款信用证。拥有贷款信用证的农民可根据生产的需要,在贷款额度内按生产需要随时到信用社贷款,有钱时随时偿还。近两年,全市共向5万余户农民发放了贷款信用证,每年支农贷款累计发放超过6亿元。5万户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5万多个小型产业基地。
  2006年,丹东农民贷款达到25万多户,农业贷款新增8.5亿元,同比增加超过20%。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最直观的效益就是,农民发展产业化生产不再是“弱者”。他们通过信贷的支持,有了自己的产业项目,有了自己增收的保证。一个最直观的证明是,这一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增长11.7%,走在全省前列。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