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这样坚强而沉重地应对生命之轻

发布时间:2008-01-23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1811

力量二字对赵前石而言,是遥不可及的。

  身高165厘米、体重24公斤,赵前石可谓皮包骨。别说缚鸡之力,就连站起身来都那么艰难。医生说,患了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的人,几乎没有能活过18的。但过完这个元旦,赵前石已经32岁了。

  然而,东港市小甸子镇的人们提起赵前石,却无不啧啧称叹。这个形容枯槁般的年轻人,体内似乎蕴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更创造了生活的奇迹。面对命运的百般折磨,赵前石依然坚忍、不屈,昂然承受着。

  18岁的坎儿怎么迈过去

  1976年冬天,东港市小甸子镇后团山村,赵前石在一家人兴奋又焦急的盼望中呱呱坠地。不过,当时的他身体瘦弱,哭闹声也并不响亮。

  作为赵家的第三个孩子,赵前石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自然对他爱护有加。但是,赵前石出生后接连几天都不怎么吃奶。好容易吃上几口,转眼间便吐个干净。眼看着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大家这才想到,这孩子不是一般的吐奶,是落下病了。父母赶紧带赵前石去医院,从东港到丹东,从沈阳到北京,四处求医,倾家荡产,连房子也变卖了。最后终于查清了,赵前石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日子久了,还会伴生肌肉萎缩和消化器官功能性萎缩等症。医生的诊断令人无奈与惋惜:这孩子,最多只能活到18岁了。

  整整7年,赵前石几乎都是在医院中度过的。到了适学年龄,赵前石虽然羸弱,却仍坚持要上学———他要和正常人过一样的生活。

  家人对赵前石的决定非常支持。赵前石身上无力,别说蹦蹦跳跳,走上几步路便呼哧带喘的。当时,他的两个姐姐也正在读小学,便每天背他上下学。虽然赵前石因病极其消瘦,体重很轻,但两个小女孩,每天轮流背着弟弟走几公里山路,不言也知其中的艰难。

  年复一年,风霜雪雨从未阻断姐弟三人求学的身影。在学校,同学们待赵前石也极好,他上厕所时,总有几个同学扶着他去。可即便这样,赵前石还是常常受伤。

  赵前石滚台阶啦!全班同学炸锅了。老师闻听,不顾一切地往外跑。赵前石从学校前一段约1高的台阶上滚了下去。对别的孩子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儿,但赵前石却被摔得趴在那儿爬不起来。老师跑近一看,只见赵前石满脸是血,下嘴唇竟生生地被牙齿戳穿。

  赵前石仍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但大多时候,他只能充当一个看客。虽然赵前石的嘴角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可这笑容是甜是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做完该做的事,天快亮了

  赵前石一直吃不下什么东西,两三天的饮食仅相当于常人一顿的饭量。他的消化器官功能也逐渐退化。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已倾尽所有,无法给他买太多补品。赵前石不仅四肢无力,咀嚼肌也没劲儿,连肉也嚼不动。

  赵前石全身肌肉无力,坐久了便周身酸痛。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着,学习成绩从不曾被落下。身体的羸弱也导致赵前石免疫力极差,医生建议他父亲,不要让孩子太要强了。初中读了半年后,赵前石辍学了。

  在家中闲呆了近两年时间,1993年,赵前石17岁了,即将迈到医生所说的那个坎儿了。最后的日子怎么过?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赵前石。

  他找到了父亲:爸,我不能总在家呆着,医生说我只能活到18岁,现在我已经17岁了,在这仅剩的一年时间里,我不能光等着别人养活我,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一天。

  镇政府的领导为了照顾赵前石,安排他到政府做打字员,每天由父亲接送他上下班。当时镇里还没有电脑,办公用的是铅字打印机,使用起来很麻烦。可是赵前石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2800个字根全部背熟了,操作起来也很麻利。1994年,镇政府购买了电脑,但没人会用。赵前石就买来电脑方面的书籍自学,晚上在家钻研,白天在电脑上实际操作,仅用一个星期,就凭自己的努力学会了五笔打字、排版、制表,成为了小甸子镇第一个接触电脑的人。这样充实、有朝气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倏然而过。有一天,赵前石突然意识到:他已打破了医生说他只能活到18岁的预言啦!回忆那段往事,赵前石说:多亏了镇领导。正是这份工作让我有了寄托,有了活下来的奔头。

  在镇政府工作的那段日子,赵前石过得虽辛苦却充实。不知有多少次,政府需要打字的文件、材料多,又着急要,赵前石一干就是大半宿。他在屋里忙活,父亲就默默地坐在外面走廊里等他。等赵前石干完活,父亲再背他回家。

  风似剃刀,四野苍茫。当他们走到家门口时,鸡已经打鸣儿了。赵前石伏在父亲的背上,望着天幕下那微微发亮的一角———天,就快亮了。

  走在别人的前面

  赵前石也确实被坎坷多舛的生活折磨得身心俱疲。他也曾寄希望于命运,前后改过4次名字。因为前石欠食的谐音,口彩不好,他最新的名字叫赵泰逸。说起改名,赵前石面露苦笑。其实他也自知其虚妄,然而,对命运的无奈,迫使他只好为痛苦的生涯寻求一点冀望……

  但命运终究不会因此而改观。1996年,镇政府招聘了打字员,赵前石没了工作。他仍不肯停止奋斗,在父亲的资助下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开起了镇上第一家打字复印社。

  赵前石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为小甸子的人们所熟知、称道。小甸子镇秋林家电部的老板王连福与赵家素不相识,但听说赵前石想开打字复印社,主动把自己的店铺腾出一部分免费给赵前石使用,10年来未收过分文租金。

  开店须起早。赵前石因为体弱,洗漱也异常吃力。他每天4点左右就起床收拾、吃饭,才能在早上6点多赶到打字复印社。有感于自身的痛苦,赵前石特别同情和照顾弱者,凡是老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来打字、复印,他都会少收钱甚至不收钱。每天光顾小店的人络绎不绝,也给赵前石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这两年,小甸子镇的打字复印社开了一家又一家,竞争越来越激烈。赵前石深知,技术过硬才是生意兴隆的基础,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刻碟和商标、图案设计等多项电脑技术,并给店内添置了复印机等设备,始终稳执该镇电脑技术之牛耳。赵前石虽然身体单薄,但对工作却极为认真负责。一次,镇政府送来一份20多万字的报告要打印,而且时间要求很紧,赵前石白天在店里一边打字一边还要接待其他顾客,晚上一直打到12点以后,累得他胳膊发酸,手指发麻,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落,他不叫一声苦,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打完了报告。

  由于为人实诚,赵前石和镇上的人大都交好。有时人们路过他那儿,有事没事也得去看看他,陪他聊上几句。这给赵前石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有时,他的同学来看他,聊些同学间的事。同学走后,他会同父亲低低地念叨:俺班×××结婚啦。×××的孩子几岁了……之后,便是长长的沉默。

  因为没有房子,赵前石和父母、奶奶都住在大姐家。大姐夫人好,因开出租车不能经常去照顾赵前石,所以他仍由父亲接送上下班。有一次,父亲外出办事,赵前石中午想回家吃饭,便独自往家走,可这一去就没了影。

  家里、店里都不见他人,大伙都着了急。父母、姐姐和王连福四下寻找,却发现赵前石就趴在离复印社不远的路边。原来,赵前石走出店没几步,遇上一阵小风,估计也就是四五级风,就把他吹倒了,怎么爬也爬不起来,在那一趴就是半天。

  这对赵前石而言,就是遭了一场大罪。可是,他被家人背回家稍事休息,又执拗地要去上班。多活一天,多做点事。这已成为赵前石的精神支柱。现在,赵前石已经32岁了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