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甘心当个教书匠

发布时间:2008-01-23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1月9日12版
    在凤城市凤凰山下、草河岸边,从教30多年的冯振飞两度辞官,痴心从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横讲竖穿”教学法,奏响了一曲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赞歌。
    没有懂科学、有技术的新一代农民,靠谁来改变家乡的面貌呢?年轻时候的冯振飞心中就有一个愿望:当一名教师,让农村的孩子都能有文化、懂科学、有技术。1974年9月,经当地农民举荐,冯振飞如愿以偿,成为当时的凤城县凤山中学一名教农业课的民办教师。
    教学生首先要让自己充实起来。从1974年到1980年的6年寒暑交替,冯振飞钻研了330多册理论和专业书籍,自修了农业大学农学系的主要课程和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断充实他的头脑,为他从事教育事业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路。
    熟悉冯振飞的人都知道,他曾经两度辞官,很多人不理解他,可他对自己认识得很清楚,他说:“一个热爱教育工作的人,当他不能走上讲台,不能和学生在一起,不能继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该有多么苦恼!还是让我回到中学去吧,那里有我的事业。”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复校,冯振飞如愿地回到了母校,成为学校唯一的农业课教师。
    怎样上好农业课?这在当时的农业课教学中还有待摸索。在过去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黑板上种田”,重书本轻实践,很多学生学了农业课仍然化肥不会施、农药不会用;另一种是劳动代替学习,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即使学到一点知识,也是片断的,零碎的,理论性差,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
    为了避免这两种倾向,冯振飞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编写出一套农业教学与农业生产同步进行的教材,创造出“横讲竖穿”教学法。
    “横讲”,就是把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统一起来;“竖穿”,就是在对各种作物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技术学习和实践之后,在农闲季节,对“横讲”时所学过的栽培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和归纳,形成条理。“横讲竖穿”教学法既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又有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们纷纷反映说:“横讲,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竖穿,我们学得深,记得牢。”
    冯振飞“横讲竖穿”的教学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作物栽培小组开展的“马铃薯抱窝”试验,夏收时,同学们起出了小碗大的马铃薯,亩产4130公斤,创当地高产纪录;旱田水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亩产达484.1公斤,获辽宁省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将这一成果拍入科教片《地膜覆盖》中,在全国上映。每一次收获,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而学生们的每一次欢呼雀跃,更加深了冯振飞坚持从教的决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