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逼”出一条增收路

发布时间:2008-05-04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1月15日12版
    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龙头村,说起致富产业,村民们总会提到一个名字———马英华。别看她年纪不大,却是村里发展食用菌的 “老人儿”,是远近闻名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可谁能想到,马英华的致富路竟然是“逼”出来的。
    马英华嫁到龙头村时,婆家可谓家徒四壁。婆婆因病长年卧床,公公是名伤残军人,除了种大田,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马英华印象最深的是1993年的除夕,当别人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她家连年纸都没钱买,全家人在院中围着8捆柴草,点起火就算是过年了。望着渐渐熄灭的柴草,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爆竹声,马英华心里很不是滋味,萌生了发展产业改善家中经济状况的念头。那年,马英华22岁,她决定种香菇。
    种香菇需要建大棚、购菌种,这笔钱到哪里凑呢?
    正月初八,银行一上班,马英华就和丈夫来到银行,用最诚挚的语言和坚定的决心打动了信贷员,贷了2000元钱,又从亲戚手中借了2400多元。就这样,马英华建了一个大棚,种了3000盘香菇。
    开弓没有回头箭,马英华深知自己必须成功,只能成功。要种好香菇,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除了参加镇里举办的农业知识培训班外,马英华还努力从各种渠道了解食用菌种植技术。她常常翻山越岭跑到牛毛坞镇向有经验的技术员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年底一算账,马英华竟然收入近万元,除去外债,还剩5000元。她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
    2001年,她的大棚已发展到4个。那一年春天,风特别大,马英华建在河边的两个大棚已经上好了架子、种好了盘,没想到一夜的北风将大棚吹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当时,马英华的二女儿才6个月大,还没断奶,而此时正赶上丈夫有事脱不开身,家里人都劝她:“英华,今年别种了,休息一年吧。”但倔强的马英华不想放弃。她去商店买来奶粉给女儿断了奶,让公公婆婆帮着照看,自己雇了30多人帮忙,又把大棚支了起来。她没白天没黑夜地守在菇棚里,一年下来竟然收入3万元。转过年,马英华将菇棚发展到6个,占地1500平方米,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菇大户。
    随着种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日臻娴熟,马英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贫困中发展起来的她,以真诚的行动带领周围的乡亲共同致富。凡是周围发展食用菌的农户,她都挨家挨户进行技术指导,从接种到发菌,从下地种植到出菇管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耐心讲解。谁家种菇没有原料了,她主动帮忙联系,谁家没钱发展产业了,她借钱支持,谁家蘑菇找不到销路了,她又帮着跑销路。村民齐红梅家生活困难,听说种菇挣钱,也想试一试,没想到经营一年后却赔了5000多元。就在齐红梅一家心灰意冷的时候,马英华主动找到她,借给她5000元钱,帮助她联系锯末、选好菌种,帮她分析上次种菇失败的原因。转年,齐红梅的3000袋菇收入了1万多元。
    在马英华的带动下,龙头村的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现在村里80%的农户从事这项产业。2007年,全村种植食用菌30多万盘,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