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在农民和市场间架起一座桥

发布时间:2008-05-04  |  浏览:
辽宁日报2008年1月11日12版
     从被人认为干的是“扯勾拉线”不务正业的事,到一手牵生产、一手牵市场,“带领”当地农产品走四方,山里人韩东不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在农民和市场间搭起了一座桥。

  韩东出生于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大川头镇龙头村,这里是出了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这里的食用菌栽培由来已久,不过那时候还仅限于一家一户的自产自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食用菌才逐渐发展起来,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木耳增加了香菇、滑菇、平菇等,规模也逐年扩大。

  2002年,细心的韩东发现,当时自己所住的龙头村老百姓种的食用菌很多,但是不好卖。每到销售季节,农民每每要和拉蘑菇的小贩低声下气地商议,价钱常常被压得很低,辛苦了一年却卖不了几个钱。他初步盘算了一下,发现全镇食用菌总量有一二百万盘。脑筋活络的韩东在这里觅到了商机,当起了“二道贩子”。

  虽然村里的食用菌面临卖难的问题,不过起初韩东做这样的营生乡亲们并不看好,然而韩东决心在这条路上闯一闯。他先后到很多地方考察市场,最后终于在大连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批发业务。凭着山里人的朴实和诚信,韩东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这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2003年,曾与韩东有过多次良好合作的一个公司老板找到他,向他提出合作的建议。这与韩东做大做强食用菌销售的想法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合,食用菌批发生意越做越大。不仅龙头村的菇农将蘑菇送到他手上,就连整个大川头镇的蘑菇也几乎都由他来销售。到了销售旺季,最多时每天要发十多吨货。经过韩东的手,宽甸的食用菌摆上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民的餐桌。2004年,韩东又租下500多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保鲜厂,并建了两个冷冻库,彻底解决了食用菌的保鲜问题。现在,他每年可销出1000多吨食用菌,当地菇农足不出户便可将产品销售出去。

  为了调动家乡百姓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尽快富裕起来,韩东到沈阳农业大学为菇农联系菌种,到外地联系麦麸子、菌袋、消毒盒,再拉回来,以最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并挨家挨户送过去。每年春耕时节,他总是提前储备些化肥,无偿地赊给村里的老百姓,什么时候他们有钱了,什么时候还。有的四五年也没还上,他也从不计较。

  “作为一名农村经纪人,咱是山里通往外界的桥梁和纽带,可无论走多远,咱的根都在这里,理应和乡亲们共同致富。”富裕不忘乡亲,韩东的话充满了山里人的质朴。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