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丹东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双赢

发布时间:2008-09-09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7月17日12版
      开着私家车,住着时尚的楼房,凤城市大梨树村农民李庆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我家的日子过得比一般城里人都要好。”
  李庆忠的话并非盲目自大,而底气则来自大梨树村的五味子种植园。如今,这项产业的收入已占全村收入的50%。近年来,丹东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注重和谐双赢,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据不完全统计,4年多来,丹东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财政资金1.4亿元,科技项目投入513万元,实施产业化项目15个;新增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11.2万亩,直接安排剩余劳动力1.8万人。农民满意地称之为“德政工程”、“贴心工程”。
  “吃透两头”
  丹东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一头主动深入农村,调查农民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头积极跑上级主管部门,吃透新政策,对接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丹东的思路是“扶点带面”。例如,在大梨树,以李庆忠为示范,帮其解决五味子滴灌问题。仅此一项,就使李庆忠的36亩五味子增加了三成收入,很快带动起全村农民加大了改善生产条件的投入。
  针对许多乡镇灌溉设施落后,农业收入受到严重制约,老百姓一家一户又无力、无法解决的现状,丹东及时抓住国家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机遇,抢先将县(市)区全部争取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单位,实施治理土地79.16万亩。
  特色农业是农民致富的捷径之一,丹东积极利用财政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带的发展。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农民靠燕红桃致富,然而由于缺水,产量上不去。丹东连续4年投入资金260万元,解决了这一问题,使鲜桃总产量提高了30%,农民增收300多万元。
  “吃透两头”,使丹东市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令人刮目相看。去年,丹东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到5306万元,比上年净增2235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必须站在农民长期收益的战略高度使用,不搞指标工程、限时工程、达标工程,资金去向必须让百姓知道,这是丹东在多年的实践中严守的一条金科玉律。
  君澳食品有限公司是凤城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龙头企业,丹东对其优先扶持,去年为之争取扶持资金800万元。同样,东港市广天罐头有限公司不仅带动农民发展水果生产,还在草莓烂市时挺身而出,帮助农民解决卖难。为此,丹东市去年又为其争取扶持资金640万元。扶持这些对农民致富牵动力强的企业发展,使农业开发项目激发了企业服务丹东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土地治理由于涉及一家一户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为把好事真正办好,丹东规定,凡是土地治理项目,必须在立项前得到村委会2/3代表的签字同意。立项后,实行项目资金管理公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全部公开,自始至终接受群众监督。
  管项目科学严谨
  坐落在东港市大洋河东岸的黄土坎镇扬名村的4000亩耕地,全是低洼地段,雨季排涝十分困难。而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修了近40个抗旱排涝的各种水利设施,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针对不少地区因项目建设不科学而产生的低效益工程,丹东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极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项目前期,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项目建议书及市、县两级项目评估系统,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2004年又推出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家评估项目制度。从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选调专家,对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立项评审,避免了前期工作不科学所造成的项目业绩不突出等问题的发生。前两年通过项目招标,全地区节省财政资金332.97万元,资金节约率为9.1%。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