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多亏了咱凤城的节水农业

发布时间:2008-09-09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7月24日8版
      伴着初晴的艳阳,记者来到凤城市大堡镇,近几天的几场雨缓解了这里土地干旱的情况,土壤被雨水滋润得泛着光泽,油绿的旱稻秧在无水的稻田里照样生长,似乎降水的多少跟它的关系不大。正在侍弄旱稻田的唐文美告诉记者: “多亏了咱们凤城的‘节水农业’,我这几十亩旱稻田基本上没受到影响,可真是旱涝保收!要是传统的水稻田遇上前一阵子的旱天气可真就全完了。”
  近几年,水资源相对比较富足的凤城市,为了农业的长足发展,增强了节水意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在全市大面积推广水稻旱种技术,减轻降水、气候对稻田的影响,让农民遇灾不慌、旱涝保收。部分地区采取利用“回收水”、“冬水春用”等有效措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足了准备。
  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就像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义泽说的那样,不能只是遇到旱情了才想到“节水农业”,而“节水农业”也并不是一时的事,它是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据王站长说,凤城很早便有了农业生产的节水措施,但提到“节水农业”还是近几年的事,有一件事在他的印象中记忆最深刻。
  那是2000年前后,连续几年气候干旱,纪家村上千亩的“望天”水稻田错过了最佳的插秧时节,水稻产量连年下降,品质也大不如前,这可愁坏了靠水稻种植为生的大堡镇纪家村的农民们。于是,纪家村决定应用水稻旱种技术,变1200亩水稻田为旱稻田。到2002年,纪家村的旱稻种植取得了明显的增收节支的经济效益,平均亩增产42.7公斤,亩平均节水420立方米,累计增产稻谷5.1万公斤,增收节支17万元。农业节水意识随之根植于农民的心中,“节水农业”悄然而生,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凤城农村广泛铺开。
  节水措施“百花齐放”
  凤城市在沙里寨镇、蓝旗镇等水稻主产区大力推广水稻旱种技术。据王站长介绍,这种技术较以往传统的水稻田,具有显著的节水特点。通过旱地种稻,无需形成水田,节水效率最高可达70%,同时还可增加稻谷的整体产量。目前,凤城市共推广旱稻田3万余亩,覆盖率达到70%。
  凤城一些靠近水库的乡镇,坐拥水资源优势,却没有肆意浪费,采用“回收水”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蓝旗镇的广胜村就是靠土门水库水灌溉稻田的。他们在稻田下游建了一个小型的“提水站”,将灌溉完田地流到稻田下游的水库水回收起来再次利用。这样的循环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记者还了解到,凤城市有水田的村镇几乎都有小型蓄水池,现在全市已有几百座。这样的小蓄水池通过自然降雨、拦河蓄水或是蓄积冬雪融水“冬水春用”的方式,把平时容易流失的水收集起来,以供给农业灌溉。边门镇建的赫家水库就是一座小型蓄水池,蓄积不到1万立方米的水就足够全镇农业灌溉了。
  节水灌溉初具雏形
  现如今的凤城,在现代化设施农业的节水技术方面已迈出了很大的步子,在五味子、短梗五加、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大面积应用及推广滴灌设施这一节水技术,凤城的现代化节水灌溉农业已初具雏形。
  现在,凤城全市五味子生产面积在2万亩左右,差不多有1/3的生产地块都配备了滴灌设施。尽管前一段时间的旱情十分严重,但五味子生产并没有因此造成减产。就说大堡镇的唐文美吧,幸好她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花3万多元钱及时铺设了滴灌管道,她那100亩五味子才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
  不仅如此,在凤城草河区的部分玉米地里,还应用了更为先进的喷灌节水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和传统的漫灌相比,节水率高达70%以上,展现出了现代化节水农业的美好图景。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