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凤城农民共建美丽新农家

发布时间:2008-09-11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11月13日12版
      伴着冬日的寒风,记者来到凤城市白旗镇后营子村七组的吴新平家,眼前所见让人赏心悦目,院子里果树、花草错落有致,屋子里家具、被褥干净整洁,随处可以感受到主人装点自家农家院的精致细心。吴新平自豪地说:“现在不是时候,要是在夏秋季节你们来,我家也是花草欢实、瓜果飘香呢!看着心里都舒坦。”如今在凤城农村,掀起了一股共建“美丽新农家”的热潮,凤城市农经局和妇联积极组织引导,农民们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农村建设得庭院美、能源洁、村庄绿,实现了“庭院在树丛,人居在绿中”。
干净整洁的庭院
  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终日为吃穿奔波,而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的美化舒适,建设“美丽新农家”便在凤城农村悄然兴起,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弟兄山镇向前村的村民康丽华家干净整洁得出了名,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农家”。不太大的康家小院,经过康丽华一家人对垃圾、污泥、柴垛、仓房的“四清”,对水井、土炕、厕所、畜圈的“四改”以及在院落里养花养草绿化美化后面貌一新。现在的康家,屋里屋外几乎看不到脏乱的痕迹,没有杂草、没有杂物、没有污水,垃圾也是一天一扫,就连院墙外的那条污水沟也没有放过,每三天一清,让污泥污水不再停留。来到康家的人,无不被这里的环境所折服,康家的柴草都像等待检阅一样,一根根码放得整整齐齐。现在康家真是水清了、炕洁了,厕所、畜圈都内外清洁一新,院子里更是花草丛生,不管是住在这里的人还是来这儿串门的邻居,看了都是心情舒畅。
  在通远堡镇,记者随意走进路边的一户人家,门前的水泥通道边上整齐地摆放着拖鞋。男主人说,他们平时从地里干活回来就在这儿换鞋。他还深有感触地说,农民也应该讲卫生,习惯是养成的,家里干净了,讲卫生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节能清洁的厨房
  走进白旗镇王家村七组张超家镶着瓷砖的厨房,一拧开灶具开关,蓝色的火苗立时燃烧起来,这就是他家的沼气炉。进行了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这“一池三改”后的张超家,干净得不输给城里的居民家,窗明几净,连苍蝇蚊子都少见。女主人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不禁喜上眉梢:“我家建的这个沼气池好处可太多了,人和牲口的粪便都归拢到池里,不仅家里院里干净多了,那沼气还能做饭、点灯、烧炕,厨房里不用生火烧柴,也干净了。沼液还可以浇我家的菜园子,长出的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家里人的吃菜问题都解决了。”她还和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个沼气池每天能给我省10元钱,一年下来怎么也能省下2000来块钱的大柴钱,建池的费用半年多就能赚回来。还好收拾,瞅着也顺心。”
  现在,凤城市像张超一样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已达到400多户,扩面工作还在继续。凤城市妇联联合农经局还深入到赛马镇、大兴镇等地的边远山区兴办“一池三改”的动员培训会,又有170多户“一池三改”意向户参加了培训,有效调动了农户进行 “一池三改”的积极性。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由农经局能源办组织人力统一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现在,凤城农村达成“一池三改”意向的农户已达1000余户,成为全市农村家庭热情投入“美丽新农家”建设的一大亮点。
绿意和美的村落
  驱车行驶在白旗镇吴家村的村公路上,便有新栽成活的银杏树、香花槐齐刷刷地列队在路两旁迎接,这些新树在冷风中倔强地挺直了尚细弱的枝干,也显示出栽种者们付出的辛劳没白费。
  这是今年4月份的时候为了共同建设“美丽新农家”、绿化美化村落,凤城市妇联协助市林业局向各个村镇无偿发放了93万株花苗、树苗,各村镇如获至宝,拿到手后便马不停蹄地组织村民栽种。吴家村组织了五六十名农民集中时间植树,各村民组还组成了“五清小分队”,定期给属地范围的树苗浇水、护理,进行日常管理,让这些新栽树苗95%都成活了。“小分队”还清理、拾掇了村公路的路面和周边的排水沟,使之与齐整的新树相匹配。
  村民们不仅为村里的绿化付出了辛劳,还为方便村民的生活付出了艰辛。今年雨季的时候,吴家村七组妇代小组长吴志杰带领7名妇女手刨人背,硬是靠人力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唐家沟山上打了一口地下水井,把自流水引到了村民家里,解决了当地50多户农民的吃水问题。
  这鲜嫩茁壮的新树,这清新甜美的流水,让整个村落都沉浸在了绿意和美中。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