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大山深处养参人

发布时间:2008-09-11  |  浏览:
辽宁日报2007年11月14日16版
      古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这句话,今年40多岁的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农民关吉利有着特别的体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前一到秋天,关吉利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打好行囊去 “放山”。别看他岁数不大,可作为一个摆弄人参的老把式,每年都能赚个一两万元。如今,依然是“吃山”,关吉利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年‘放山’全靠运气和经验,如果运气好,碰上一两株品质较好的野山参,这一年就算没白忙活。”现在呢,关吉利说自己心里的滋味儿可大不一样了,“在早先累不说,还不准成。现在呢,靠倒腾柱参和伺候那200多帘子参,一年少说净收入五六万元。同样是在山上住,这感觉差得可太大了。”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关吉利今昔生活的不同,也道出了由于野山参濒临绝迹,在当地参产业“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科学进退方针的指导下,振江镇的400多户参农所走的一条艰辛却充满光明的转型之路。
  家族经营参园
  石柱子村11组村民宋玉涛只有42岁,可他搞柱参却已经有二十五六年了。在振江镇,宋玉涛和很多村民一样,是以家族股份制的形式来经营300多帘柱参的。不过,与多数参农略有差别的是,宋玉涛还有两个很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经纪人和加工小老板。平时,在柱参还没出土的时节,宋玉涛常年在山上,与姐姐、姐夫几个人轮流住着更房,看护人参。等到了起参的时候,宋玉涛就回到家里,收购、加工、出售,产品销往吉林、黑龙江、浙江、上海等地。到了年底,家里人再分红,平均每家每年收入至少五六万元。
  完善服务链条
  去年7月,养参大户陈永柱家的50多帘柱参突然发病,有着多年栽培经验的他一时也束手无策,这可是自己多年的心血啊!经人提醒,他拨通了镇里的热线电话,结果来了一帮有经验的参农,大伙蹲在地头会诊,最终根据发病迅速、蔓延快的病症,得出结论是少见的立枯玻对症下药后,陈永柱挽回了经济损失。
  农民独门独户闯市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可想而知。在将参园定格为千亩之后,振江镇党委、政府充分当好服务员,完善服务链条。为了使参农都能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行家里手,除了定期进行科普培训外,振江镇还专门编写了“柱参病虫害防治”材料,设计制作了科普橱窗。针对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他们定期请来县科协专家和本地养参行家为参农讲课,电视、广播同期声播放,农忙顾不上看电视的参农坐在田间地头也能学到管理技术。
  与此同时,对发展柱参较多的组,重点抓好3~5户作为联系户,再由3~5户大户与分散小户之间密切联系,互通信息,组织供销。镇里还成立了科技服务队,设立了热线电话,谁家的柱参出了“疑难杂症”,只要一拨电话,服务队就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
  步入持续发展
  柱参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走科技兴农富民之路。振江镇农民深认这个理儿。
  在镇里的扶持帮助下,振江农民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石柱子村”牌商标,并积极争取资金27万元用于柱参基地建设,搞科研项目和扶持困难户发展生产。柱参协会研究的“柱参营养颗粒”获国家专利,一位北京 客商欲出资百万元购买未果。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栽培方法上,现在的振江参农一改过去柱参平栽、柱参体形差的缺点,变为破床栽培,参价因此翻了一番;以前参地每60年一个周期才可重新利用,经过几年试验,采取栽植薪炭林或棉槐,参地的循环使用周期缩短为8年;在农药使用上,参农全部使用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使“绿色”柱参备受青睐。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