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桢(1898-1931),原名任鸿锡,又名任国蕃,曾化名刘子厚,字子卿,又作子清,1898年生于安东县滨江村(现丹东同兴镇变电村任家堡子)。任国桢1906年入私塾读书,后进入公办学堂。1914年考入安东县立中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俄文系。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五四“运动后,任国桢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探索中共革命的道路,经常给苏联塔斯社和《真理报》撰稿。1920年鲁迅先生到北大讲课,任国桢结识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还为他的译著《苏俄文艺论战》写了“前记”。1924年在北大毕业后,专门从事翻译工作。1925年春,任国桢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被北方区委派到奉天(沈阳)开展革命活动,并发展共产党组织。于1925年秋成立了奉天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奉天支部,任国桢任书记。1928年10月,任国祯调任中共哈尔滨县委书记。其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东北,正企图在中国境内修建吉会、长大等五条铁路。此一消息传开,立即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哈尔滨,以爱国学生为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修筑五路的斗争。任国桢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立即组织所属党团组织投入到运动中去,加强对斗争的领导。11月9日,哈尔滨工人、市民、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一斗争虽然受到了反动军警的镇压,但我党领导的这次反对修筑五路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29年2月,任国桢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7月,改任由哈尔滨县委改组成的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期间,“中东路事件“爆发。任国桢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领导了中东路工人的斗争。之后,任国桢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常委兼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1930年1月,任国桢离开哈尔滨后,曾任山东省委书记。此间,经组织介绍与陈少敏结为夫妇。省委被破坏后,任国桢经北方局调任北平市委书记。1931年10月被派到太原,拟任中共山西特委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敌人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