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鸭绿江的水是怎么来的吗?
听老人讲,早先年,有好长一段时间鸭绿江没有水,后来咋有水了呢?这和一条大青龙喝了盐水有关系。我们这故事就先从盐说起吧。
那时候,老憨王还没有坐殿,辽东一带的满族人吃盐可困难啦,必得上凤凰城、叆阳城、宽甸一些地方的集市去买;也有从大老远的海边往回运的。这里单说打海边往北边挑盐的哥俩,老大叫大挑朵罗,老二叫二挑朵罗。两人一回都挑上一、二百斤,走村卖村,走店卖店。家有钱的,就要几个;没钱的先欠着,这样做着小生意。
有一回,哥俩各挑一副担子,离开海边往北走,正走着,只见道上离离拉拉一些人,挑着水筲没精打采地摇哪找水。哥俩直纳闷儿,不知道是怎回事。等再往前走,道上、地里隔三差五就有一匹匹的死牲口。赶到他俩来到一个庄子,那儿狗不咬,鸡不叫,死气沉沉地,连点动静都没有。庄子里有眼井,井沿边好些人,有坐有躺,挖出的砂子石头堆了一大堆。到这时,哥俩才知道,这里正闹旱灾,人和牲口都有好些都渴死了。
天黑了,哥俩想找个宿。有一户人家亮着灯,他们上前敲门,过好半天,一个老头拄着拐棍慢吞吞地开了门。哥俩说想借个宿,老头一声不吱,磨身把他俩领进一间屋子里,随后蹭出去了。
大挑朵罗,二挑朵罗走了一天,累得什么似的,又饥又渴。可这儿没饭也没水,没法,只好躺上炕苦熬了一夜。
天刚亮,哥俩爬起来,出了屋。昨天晚上给他们开门的那个老头正坐在台阶上,看不出一点儿活气。俩人不好多打搅,二挑朵罗从口袋里舀出几斤盐,送到了老头眼前,说:
“老大爷,夜里麻烦你了,这里有点盐送给你,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老头斜了他一眼。
“小阿哥,你不是耍笑我吧?”他停了会儿,说:“这块儿好几个月都没下一滴雨了,井干啦,河也干啦,人、牲口都渴完啦,再吃盐,嘿嘿,那就好见阎王爷啦。”
“老大爷,”大挑朵罗问: “这跟前连一点水都找不着吗?”
“唉唉,没有,没有啊,连耗子窟窿都抠到啦!”
“您别愁,老大爷,我们哥俩身板儿壮实,我们去找水。”
从打看见这里的旱样儿,大挑朵罗和二挑朵罗早不忍心了,他们想帮帮庄子里的人。
老头问:“你们想上哪儿找哪?”
哥俩一下子给问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去处。
看他俩的样儿,老头说:“听说,离这挺远挺远,有座长白山,山上有个大池子。叫‘天池’。天池的水是从天上淌下来的。它本来往咱们这儿淌,为啥咱这见不着水,河老是干的呢?就因为它下边有条大青龙,这龙不管啥时候都抬着脑袋,冲上张着嘴,接上边淌下来的水。天池的水往下淌多少,他喝多少。这么一来,这边的河就干了。
哥俩一听,立刻说:
“能有这么个地方,太好了。我们马上走,七天以里,准让水淌到这儿来!”
说完,哥俩挑起盐挑子上路了。
走着走着,二挑朵罗对哥哥说:
“哥,咱俩也真够傻的了,咱天天翻山越岭,大老远地去找水,干么还挑这副盐挑子呢?”
大挑朵罗说:“你不知道,这盐用处大着呢,你只管挑吧,到地场就知道了。”
,哥俩足足走了六天六宿,衣裳划破啦,肩膀磨破啦,鞋穿漏啦,经历了好多辛苦,终于到了长白山顶上的天池。
在天池边,哥俩搭眼一看,只见池里的水又绿又深,明明净净地,连个波纹都没有;池边的树木张的茂茂实实的,各种各样的野花开得正旺;一些野兽在水边来回溜达,鸟雀在天上、树林子里叫唤,真是个人间仙境。再往下看,一条青龙屈屈檩檩、一动不动地躺在山崖底下,他高抬着脑袋,张开大嘴,接着从天池豁口淌下来的水流子。
“哥,怨不得庄子旱得那个样,你看,就是他把人坑了,咱们得狠狠治治他。”
“把你挑的盐袋子解开,盐全倒进豁口的水里。”
朵罗把盐挑到天池的豁口,解开盐袋子,“哗—!哗-!”一霎眼工夫,两袋子盐全倒里边了。
盐一见水,不大会儿全化了。这么着,淌进大青龙嘴里的水全都是盐水了。
山崖底下的大青龙正在悠闲自得地喝着水,忽然觉得上边淌下来的水变了味儿,咸拉古奈地。他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喝着喝着,光淌下来的那点水就不够了。青龙挺起腰,伸长脑袋,使力往天池的豁口够,乘这时候,大挑朵罗把自己挑的两袋子盐也倒进水里。大青龙还是不住气地喝,喝来喝去,一下子呛啦,水全从肚子里吐了出来,淌进他身后的河道里了。
龙呛了水,急眼啦。他身子一跃,大嘴够到天池豁口那儿,这哥俩没料到他有这一招,一下子给大青龙吸进肚里去了。
,从这以后,大青龙得了个呛水的病,他一吸天池的水就全呛出来,那呛出的水老是绿莹莹地,淌到大河里,河就变成了江,这江就是鸭绿江。鸭绿江里有了水,大挑朵罗和二挑朵罗去过的靠江边的那个庄子,就再也不闹旱灾了。
讲述人 许丕章 男 68岁 农民 无文化 住丹东市振安区
地区 丹东市振安区、 宽甸县沿江一带
整理 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