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数据库 > 丹东旅游资源专题库 > 振安篇
振安篇

蛤蟆塘的传说

发布时间:2007-09-26  |  浏览:
     清朝初期时,八道沟大盘道岭北面,有个叫王玉财的人,家有千亩田,还开大车店,几十年光景,就赚了一大笔钱,他为了自己扬名,用钱买通了地方官,就把这地方起名叫王家店。
这王玉财五十开外,老伴才开了怀,得了一个闺女,名叫芳梅。芳梅十八岁时,长得赛似天仙。王玉财为了让女儿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走遍本地所有的富户,也没选中一个。
      这年清明,芳梅上山游玩,一不小心,脚脖子崴了,就坐在路上哭,可谁也没有理她,她好伤心。天傍黑了,给她家放牛的田宝,从山上回来,见芳梅不能走了,就给背回了家。打那以后,芳梅天天都在找田宝,开头给他补衣裳,后来干脆给做新衣裳、新鞋。常了,两人就难舍难分了,芳梅背着父亲和田宝订下了终身。
这事叫王玉财知道了,就打发了田宝,还把芳梅关进了后屋。田宝回家后,心里惦念芳梅,一天夜里,他偷着跑来,趴在后屋的小窗看芳梅。芳梅哭着哀求说:“宝哥,你快救救我,要不,我就得死在这里。”田宝急得直搓手说:“叫我咋个救法啊?”芳梅说:“你把后墙打个洞,天亮前咱俩就逃跑吧。”
     田宝立即找来了家什,打起洞来。天放亮了,芳梅从里面爬出来。田宝搀着就往东跑。
     王玉财来到后屋,发现芳梅不见了,一看,后墙打了洞,他边骂着边顺着脚印撵。
     那时,大沙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片乱泥塘,水深过人。田宝和芳梅发现王玉财追来,着了急。这时,只听乱泥塘里一阵蛤蟆叫,搭起一座蛤蟆桥,田宝扶着芳梅踩着桥向东岸奔去。王玉财来到河边,蛤蟆又叫了,全都散开了。王玉财踏空了掉进水里,好半天才爬上来岸,就往县衙跑,去告田宝拐骗他闺女。
新来的县官于谦,为人正直,对王玉财霸占地名,早就恨透他了。今儿,他请来了几位地方有名气的人商议给本地起名的事。王玉财闯了进来,于谦一看,一拍案上的惊堂木:“王玉财,你好大胆,敢私闯大堂,来人呀,打他四十大板。”王玉财见进来的衙役个个横眉竖眼拿着棍棒,吓得扑通跪下:“我冤枉!”于谦问:“你冤枉什么?”王玉财本想告田宝骗他闺女,一看案上蹲了只蛤蟆,顺嘴说:“我告那蛤蟆!”于谦一看,蛤蟆正蹲在惊堂木旁,就哈哈大笑:“此地有名了,就叫蛤蟆堂!”大伙都说好,王玉财气昏在堂前。后来因为县衙搬走了,乱泥塘里出蛤蟆,叫白了,就叫蛤蟆塘。
 
 
 
                                                                                                       讲述人 刘世荣 女       
                                                                                                       流传地区 蛤蟆塘一带
                                                                                                       搜集整理 邢忠汉 刘世荣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