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湾和蛤蟆塘的传说
发布时间:2007-09-26 | 浏览:
鸭绿江有条支流叫草河。它绕过凤凰山,流到五龙山下时,那河底就都是金黄色的细沙,所以,当地人又叫它大沙河。大沙河边上有两个村镇,一个叫金山湾,一个叫蛤蟆塘,要知这两处地名的来历,听俺给你说段讨饭人的故事。
早年间,有个山东老汉逃荒要饭流落到这儿,在一个小山坡上搭了个茅草棚住下了。那儿有条小山沟,每到连雨天,山水顺着小沟,一直流进大沙河。
这个讨饭老头,在这儿一住多年。他天天挎着讨饭筐,拖着打狗棍四处转悠,可他不是去求爷爷告奶奶挨门乞讨,而是暗地里打听谁家揭不开锅盖啦,谁家有病人买不起药啦,谁家又要卖儿女啦……。只要叫他知道了,他便悄悄扔下几串钱。就这样,这一带九沟十八岔的孤儿寡妇,穷老病汉,都常说有菩萨送钱的事。
有一年腊月天,讨饭老头去后山坡拣干柴,忽然看见一个汉子从腰上解下条草绳头,搭到树上要寻短见。他救下这汉子问道:“唉!老弟,有什么难心事,走这条绝路哇?”
那汉子操着浓重的山东乡音,有气无力地喊了声:“大爷……”便跪在地上呜呜哭起来。
讨饭老头一怔:“哟,是俺山东老乡?快起来,快起来,俺也是个讨饭的。走,到俺窝棚里好生拉拉呱!”说着,拽起那汉子,又替他拾起讨饭家伙,一块回到窝棚里。
原来,这汉子叫王二,只因山东家连年闹灾,活不下去了,两口儿便带着一个孩子,跑出来逃荒。谁知命不济,老婆和孩子都在路上饿死了,剩下他光棍一条,又生了一身癞,十冬腊月没处讨要,眼看山穷水尽,便走上了绝路……
讨饭老头一边听着王二哭诉他的不幸遭遇,一边忙着给王二烧水煮饭。他长叹了一声,对王二说:“唉,王二呀,咱爷们的命都一样,俺也是拉家带口闯关东,如今只留下一条老命啦,算咱爷们有缘,你就留在这儿罢!”
王二被讨饭老头留下啦。
一冬天,王二只见讨饭老头给他寻偏方,挖草根,用水煮了洗癞疮,却没看到讨饭老头出门乞讨过。
春天来了,王二的病渐渐好了,讨饭老头帮他开出了一块荒地。秋天收完庄稼,讨饭老头又帮他另外搭了个茅草窝棚。就这样,王二在讨饭老头对面的山坡上,又有了一个家。
春来秋去,转眼间就是三年。王二的茅草窝棚,已变成泥土房;讨饭老头的茅草窝棚,还是老样子。王二开的荒地,小块连成大块;讨饭老头还是挎筐柱棍,走家串舍。
这年秋天,讨饭老头忽然一病不起,王二急得不得了,天天守在老头的茅草窝棚里,替老人家煮汤煎药。讨饭老头见王二待他这般殷勤,便觉得王二这个人,还有良心,心眼好使。一天,老头一阵昏迷醒来,看看自己实在没指望了,便把王二叫到跟前,苦笑着说:“王二呀,咱爷们都是苦命人,可有点缘分哪,俺不中用了,有几句心里话托付你,指望你能把这一方的苦命人,时时记在心上!”
王二抹了把眼泪说:“大爷,你说吧,俺王二记着就是。”
“唉!”讨饭老头叹了口气,叫王二扶他从小土炕上坐起来,指着他的破枕头:“你,把它拆开吧!”
王二顺从地拆开枕头,又按老头的吩咐,从枕头里取出一个沉掂掂的小破布包,打开一看,他愣住了!
“呀!这是么……?”王二盯着破布包里十几块黄澄澄、有小指盖大小的碎块块和一撮沙粒,生怕认错了:“是金子?”老头点点头:“不错,是金子!”“呵!哪儿来这么多金子?”“走,俺去告诉你!”
讨饭老头挣扎着下了土炕,让王二扶着他,走出茅草窝棚,到小沟边坐下来。
那小沟中间,有块碾盘大的石头。石头上,有个饭碗大的瓢形窝窝,一股溪水冲着细沙,漫过石面流进石瓢窝窝里,又从石瓢把口流了出去。讨饭老头指着石瓢窝窝,喘息着对王二说:“那年伏天,俺讨饭走到这里,饿急了,想捧口山水喝,没曾想昏倒了。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大雨把俺浇醒了,睁眼一看,这石瓢窝窝里,有块亮晶晶黄色的小石头子儿,还有些金光闪闪的沙粒,在水里打转转。俺捞起一看,天哪!这哪是石子、沙粒呀?是金子!俺赶忙收起来,打那以后,就在这住下了。这石瓢窝窝,是个金湾宝地呀,天长日久,俺摸到金湾的体性,年年入伏头场大雨,都是金沙冲进来,一年一次,早了晚了都不中,大雨一过,金沙就顺水冲走了……”
王二听得正入神,老头说到这儿停下来,抬眼看了看王二,把话茬一转说:“唉!王二呀,人不能忘本哪!想起讨饭那会儿,高门大户能把白米饭喂狗,也不舍给饿汉子一口。自打俺有了金湾,它不光救了俺,也帮了这一方穷家小户。唉!俺不中用了,把金湾交给你守着吧,可别忘了这一方的穷苦百姓,可别忘本呵!”
不久,讨饭老头病死在茅草窝棚里。王二把老头埋葬了,取出老头留下的金子,先把自己的泥土房,换成三间砖石到顶的大瓦房,便一心惦记着讨饭老头的话,要看金湾灵不灵。
王二天天盼着冬尽春来。瞧着,瞧着,瞧到入伏,又望着云彩瞧下雨。入伏头场大雨,到底瞧下来了,他赶忙蹲在金湾边冒雨守着。
山水冲动着泥沙,在小沟里急湍地流着。不多会儿,王二果然在金湾里,捞到了一些金沙和碎金块!王二高兴呀,一直等雨停了,才乐滋滋地跑回家。他取出老头留下的破布包,把新拣来的金沙放进去,数了又数,看了又看,再也舍不得包上了,他捧着黄澄澄的金子,忽然感到三间瓦房太空了,又觉得讨饭老头太傻了。有这么多金子,为什么病死在那个破茅草窝棚里呢?
王二得了金湾宝地没几年,便不再是当年讨饭、开荒的那个穷王二了。他那三间瓦房,早已变成了三进三出的青砖大院。那几亩荒坡地,也变成了百顷良田。成群的骏马数不清,伙计长工,一呼百应。还娶了三房六妾九个老婆哩!他天天山珍海味,吃喝嫖赌,寻欢作乐,变成这一方赫赫有名的王二爷了。
俗语说:“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位王二爷的家业大了,眼珠也大了,看这小金湾,渐渐就不起眼了。一天,他忽然起了个念头,找来石匠,照着石瓢窝窝的原样,把小金湾开得又深又大。他看着开大了金银湾,心里美滋滋的:“嗯,这才赶劲哪!”
入伏又到了,他冒着头场大雨,在金湾边上等呵,等呵,一直等到雨停,眼珠子都快掉进金湾里了,可金湾里,连点泥土也没留下。
“完了!”他跺着脚,心里暗骂:“我这金湾宝地,叫穷石匠给毁了!”
打那以后,王二爷便断了金湾这条生财之路。可他天天照样又嫖又赌,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因为他还有一份吃不穷,花不完的大家业呀!谁知,天长日久,进不敷出,他又是好吃懒做惯了的,这份家业眼看着守不住了,便鸡年场卖驴,猴年卖马,没出几年,田产卖了个一干二净,就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青砖大院了。嘿!真是“漏屋偏遭连阴雨,破船又遇顶头风”。那天夜里,一把大火,把个青砖大院,烧成了一堆黑土,王二爷的九个老婆,一个个,哭哭啼啼,全走道了。就这样,王二爷又变成了光棍一条的穷王二啦!
烧得焦头烂额的王二,到哪去落脚呢?他又想起讨饭老头那间茅草窝棚。
王二一跛一拐的爬到对面山坡上,走进讨饭老头那间茅草窝棚里,他很久没来这儿了,地上长满了野草,棚顶也露天了,讨饭老头的打狗棍和讨饭筐,还留在小土炕上。他捧起讨饭筐,打了个寒噤,想起几年间,他在青砖家院里花天酒地的日子,恰好似做了一场春梦,便一头扑在小土炕上痛哭起来。他不是哭他忘了讨饭老头的嘱咐,他哭的是,那个穷石匠毁了他的金湾宝地!难道石瓢窝窝,真的再也不会流进金沙了吗?
冬天来了,王二的烧伤还没好,又犯了旧病,生了一身癞疮。他拣起老头的讨饭家什,重操旧业,挨门乞讨,苦熬着寒冷和饥饿,再没想着寻死上吊,因为,他心里留恋着金湾,总觉得金沙还会流进那石瓢窝窝里。他终于熬过冬天,又熬到了夏天,入伏头场大雨降落了,他赶紧冒雨蹲在金湾边上,心焦地等着。他等呵,等呵,等了三天三夜,雨越下越大,就在这三天三夜里,忽然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山洪暴发了,洪水把石瓢窝窝掀翻了,王二也被掀到洪水里,洪水冲着王二和山石泥沙,一直流进了大沙河。
雨过天晴,人们在河边的草塘里,看到了王二满头癞疮的尸体。不久,尸体不见了,只见个簸箕大的癞蛤蟆,蹲在那儿直叫唤,人们都说这是王二变的。后来,王二变癞蛤蟆的故事渐渐传开了,这一方才有了金山湾和蛤蟆塘的地名。你要不信,等连雨天去那儿细听,在一片蛙叫声中,还真能听出:“咕呱一金子在哪?咕呱一金子在哪?”阵阵癞蛤蟆的哀叫声哩!
讲述人 李兴春
流传地区 丹东市振安区一带
搜集整理 徐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