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沧桑的沙河桥
发布时间:2008-07-01 | 浏览:
沙河桥,又名镇安桥。1906年,日商石川在大沙河东岸建起了“大仓组”制材厂,为了方便木材运输,便在大沙河上架起了一座4米宽的木桥。桥上铺设手押式轻便车道,道轨两侧可走行人。1914年,“大仓组”迁入租界,此桥被拆除。
镇安上将军张金波倡议建新桥,他带头捐款1000小银元。镇一区动员筹款,在旧址建起了座长110米、宽6米的木头桥,桥名便称为“镇安桥”。
1907年8月29日傍晚,天降暴雨,河水急涨,水势凶猛,将两端土质桥基冲毁,桥身随着倾斜。县衙令乡一区筹款修补。10多天后,桥身扶正,两岸垒起了石头护坡。
1919年5月10日,天降特大暴雨,市区日降雨量达281.9毫米。街道积水五六尺深,大沙河河水暴涨,镇安桥(木桥)又一次被冲毁。
此时,大沙河以东,俗称东坎子,已经划为商埠。县当局召开会议,商定由安东总商会出面,向各商户征收建桥经费,并议定改建石桥。石桥设计为13根椭圆形桥柱,上设铁栏杆,到1920年9月竣工,共用经费50000小银元。6年后,市政公所补修桥 面,中间铺石块,两旁砌砖加抹水泥成为人行步疲乏,桥边铁栏加高,又花费了1850小银元。
1934年8月1日,元宝山发生山啸,洪水直泻而下,将石桥冲塌桥上的避水的400余人全部落水身亡。8月18日,桥基再次被水冲垮,桥上20余人落海洋污染身亡。
悲剧发生之后,当局派日本僧侣多人在河面做道场,超渡亡灵,以安定民心。此后经伪安东省政府多次请示,伪满洲国国务院决定重建此桥,拨专款178000元伪国币,安东县公署也拨款2万元伪国币。1935年6月施工,动用民工19000人,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桥长120米,宽12米,高10余米,为5孔4墩。大桥两侧各设灯柱6个,桥身略成弓形,桥栏敷乳白色水磨石,靠公安街一侧桥头刻有铭文《重修镇安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