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数据库 > 丹东旅游资源专题库 > 东港篇
东港篇

绝后碑

发布时间:2007-09-25  |  浏览:
     在长山乡杨树村有一块碑,是光绪皇帝下圣旨给李鹏云全家七口树的。
那是甲午年反日本的时候。日本鬼子还没见影儿呢,就风言风语地传开了,说日本鬼子来了,先抓姑娘、媳妇,奸完了就杀,杀完了女的就杀男的,挨个村洗,鸡犬不留!
这么一传,人心不安了,有的想坐船奔山东,有的想进关奔河北,躲躲荒乱。
李鹏云是个庄稼人,四十来岁,他老婆也快四十岁了。有五个孩子,大的是个闺女,二十来岁了。李鹏云听了那些风言风语,寻思这回可坏了:日本鬼子一来,他的老婆和闺女都得受糟塌,糟塌完了就把全家一块儿杀了!往哪儿跑?回老家山东,山东没有家业了,他是他爹一担挑儿从山东逃荒来到关东的。再说日本鬼子眼下就到,跑也不赶趟了!
李鹏云对他老婆说:“就一条路,死!反正是死,倒不如先死,都死,别叫日本鬼子糟塌了再死,全家要死在一块儿,到阎王爷那儿也在一块儿。”
     没过两天,日本鬼子来了。老百姓吓得跑的跑,颠的颠,躲的躲,藏的藏,整个村子除了李鹏云一户,都跑了。
李鹏云一家七口,都没跑。两口子先说好了的,孩子们不知道究竟,该玩的还玩,该淘气的还淘气。李鹏云把窗关上,赶紧把门插上,把事先预备好的绳子都抖落出来,两口子一齐动手,先把四个小孩子,用绳子套上脖子,吊上了梁柁!
大闺女懂事儿,一看爹妈动手吊死孩子,不好,拉开门撒腿就跑,往哪儿跑?这闺女有婆家了,离杨树这地方五、六里地,她往婆家跑。
      李鹏云见大闺女跑了,随后就撵,撵出去二里多地,撵上了,扯着闺女的头发拽了回来。
拽回家里,两口子一齐动手,把大闺女也吊上梁柁。
剩下两口子了。李鹏云又把他老婆吊上梁柁。自个儿又用绳子打了个扣儿,踏着小凳儿,把绳子拴上梁柁,一蹬小凳儿,小凳儿一倒,他蹬了几下腿儿,也完蛋了。
日本鬼子从这儿路过,没见着人,又着急去打仗,没烧没抢就走了。逃难的老百姓回来了,开门开窗,照常过日子。就是李鹏云家不开窗,不开门。起先,大伙儿还寻思他们逃难没回来呢!过了两天,大伙儿觉得不对劲儿,把窗户纸捅开一看,梁柁上挂了一排,大的,小的,女的,正好七口。这就撬窗撬门,进去了,七手八脚地把七个死尸从梁柁上卸下来。
     这就报了官。地方官给老百姓摊钱,买棺材把这七口都埋了。可地方官想就这个事儿捞一笔钱,就编了一套李鹏云为国尽忠的事儿,怎么编的?这么编的:
李鹏云在听说日本鬼子要打清国的时候就说过:“咱是大清国的黎民百姓,头顶大清国的天,脚踩大清国的地,本该为皇上尽忠报国,可咱是草木之人,没有能耐。我家有老婆、闺女,日本鬼子来了,都逃不了会叫人糟塌。咱不能为国出力,全家人一块儿死,也算尽忠报国了。”他老婆也说过:“跑了,丢家失业的。要是叫日本鬼子抓着了,豁出命来,守住贞节;死了,对得起丈夫、女儿。可是死了一口,全家都不好过,倒不如全家一块儿去。”
李鹏云全家死的缘由,叫地方官这么一编,可就了不得啦,一级一级往上报,一直报到光绪皇帝那儿。光绪皇帝看了下面奏的本,说:“别看大兵大将打不过日本人,这个庄稼人可真有点儿骨气,有为国尽忠的心。”这就下了圣旨,给李鹏云一家七口树立这块碑。
老百姓可不认这个帐,都说李鹏云是怕死鬼,给那块碑起了个名,叫绝后碑,此为李鹏云一家七口全死光了,绝后了。
 
 
 
                                                                                     讲述人:贺吉文  新沟乡刘家泡一队
                                                                                     搜集日期:1983年6月20日
                                                                                     搜集整理:王荷清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